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学校主页  
                                                                 
 
   
 
 
 
 
 
 
南京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8-04-07 阅读:1068

南京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3月25日,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钟山宾馆隆重开幕,代表全市151万工会会员的550名代表共聚一堂、共谋发展。

  市委书记朱善璐,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领导蒋宏坤、陈家宝、缪合林、杨植、靳道强、刘捍东、沈健、钱继红、王奇、许慧玲、刘以安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中华全国总工会和32个省、市、自治区工会,海外9个工会向大会发来贺电、贺信。团市委负责同志代表市各群众团体致贺词。

  朱善璐代表市四套班子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过去的5年,无论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最前沿,还是在抗击灾害、保障民生的第一线,全市职工都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实践证明,南京工人阶级不愧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不愧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牢固纽带和坚实桥梁。

  对全市职工在推进南京新一轮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朱善璐寄予殷殷希望。他说,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江苏要当好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以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在新一轮发展中走在全省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对于全省发展大局和南京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要把总书记的要求变成现实,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全市职工的创造力量,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全市职工的辛勤奉献。

  朱善璐对全市广大职工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进一步弘扬先进性,做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先行者。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把它贯穿到实际工作中、体现在发展成效上。坚决打破因循守旧、求稳怕进的惯性思维,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二要进一步增强创造性,做创业创新、艰苦奋斗的开拓者。坚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积极参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发扬吃苦耐劳、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保持不等不靠、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坚持与时俱进、奋勇争先,积极融入“五个中心”建设和沿江跨江发展的主战场。三要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劳动者。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立足岗位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术本领,争当学习型、知识型、专家型职工。

  新形势下,工会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责任更加重大。朱善璐强调,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一定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优势,更广泛地组织动员职工群众,为南京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大限度地把工会工作做到职工群众中去。各级党委要坚定不移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各部门都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职工,积极宣传全市职工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

  张艳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希望我市各级工会组织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实现工会工作新的发展。进一步团结广大职工,为把南京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努力奋斗。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坚定广大职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南京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不断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市委常委,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许慧玲代表市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团结带领百万职工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的同时,提出今后5年我市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八项工程”建设:实施工运理论建设工程,做理论创新、思想解放的先导者;实施企业创新建设工程,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者;实施民生维权建设工程,做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实施工会法制建设工程,做新型劳动关系的构建者;实施职工文化建设工程,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实施工会物质装备建设工程,做职工活动阵地的开拓者;实施工会对外合作交流建设工程,做社会和谐、和平发展的促进者;实施工会自身建设工程,做转变工作作风、为民务实的践行者。

 

                                 (南京日报)

[返回]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6—2008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